設計工作是橋梁建設的重要工作之一。對于小橋涵的設計,除了滿足線路走向外,同時巒考慮橋下泄洪、通航或通車的要求。小橋涵應盡可能采用標準跨徑設計,以提高效率和減小風險。
對于大、中橋梁,特別是跨度大或技術復雜的橋梁設計,為了能在錯綜復雜的客觀條件基礎上遴選出經(jīng)濟適用又美觀的設計方案,就需按照國家基本建設程序的要求,循序漸進、逐步深入地開展工作。一座大型橋梁的完整設計工作,分前期工作階段和設計工作階段。前者又分為:預工程可行性研究(簡稱“預可”)階段和工程可行性研究(簡稱“工可”)階段;后者則分為:初步設計、技術設計和施工圖設計三個階段。
1.“預可”階段
“預可”階段著重研究建橋的必要性以及宏觀經(jīng)濟上的合理性。
在“預可”研究形成的“預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書”(簡稱“預可報告”)中,應從經(jīng)濟、政治、國防等方面,詳細闡明建橋理由和工程建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時初步探討技術上的可行性。對于區(qū)域性線路上的橋梁,應以建橋地點(渡口等)的車流量調查(計及國民經(jīng)濟逐年增長)為立論依據(jù)。
“預可”階段的主要工作目標是解決建設項目的上報立項問題,因而,在“預可報告”中,應編制幾個可能的橋型方案,并對工程造價、資金來源、投資回報等問題也應有初步估算和設想。設計方將“預可報告”交業(yè)主后,由業(yè)主據(jù)此編制“項目建議書”報上級主管部門審批。
2.“工可”階段
在“項目建議書”被審批確認后,就可著手“工可”階段的工作。在這一階段,著重研究和制定橋梁的技術標準,與河道、航運、規(guī)戈0等部門共同研究,以協(xié)商確定相關的技術標準。在“工可”階段,應提出多個橋型方案,并按交通部《公路基本建設工程投資估算編制辦法》估算造價,資金來源和投資回報等問題應基本落實。
3.初步設計
初步設計應根據(jù)批復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測設合同和初測、初勘或定測、詳勘資料編制。初步設計的目的是確定設計方案,應通過多個橋型方案的比選,推薦最優(yōu)方案,報上級審批。在編制各個橋型方案時,應提供平、縱、橫布置圖,標明主要尺寸,并估算工程數(shù)量和主要材料數(shù)量,提出施工方案的意見,編制設計概算,提供文字說明和圖表資料。初步設計經(jīng)批復后,則成為施工準備、編制施工圖設計文件和控制建設項目投資等的依據(jù)。
4.技術設計
對于技術上復雜的特大橋、互通式立交或新型橋梁結構,還需進行技術設計。技術設計應根據(jù)初步設計批復意見、測設合同的要求,對重大、復雜的技術問題通過科學試驗、專題研究、加深勘探調查及分析比較,進一步完善批復的橋型方案的總體和細部各種技術問題以及施工方案,并修正工程概算。
5.施工圖設計
兩階段(或三階段)施工圖設計應根據(jù)初步設計(或技術設計)批復意見、測設合同,進一步對所審定的修建原則、設計方案、技術決定加以具體和深化。,在此階段中,必須對橋梁各種構件進行詳細的結構計算,并且確保強度、穩(wěn)定、剛度、裂縫、構造等各種技術指標滿足規(guī)范要求,繪制出施工詳圖,提出文字說明及施工組織計劃,并編制施工圖預算。
一般的(常規(guī)的)橋梁采用兩階段設計,即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對于技術簡單、方案明確的小橋,也可采用一階段設計,即施工圖設計。